当前位置:
一生的幸运!衡水泰华中学学子遇见清华大学毕业的陈子一老师



陈子一

2000年-2003年就读于衡水中学;
2003年-200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曾获2000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河北省一等奖;
200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联赛河北省二等奖。



学生眼中的陈子一老师




陈老师对数学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在老师的眼中,数学王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深知数学趣味的老师以一种积极活泼的方式带领着我们探索那些闪烁着金光的领域。

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大家总是能高效地参与其中,为黑板上那道例题陷入瓶颈而悲。这个时候,陈老师总是微笑着看看黑板,再看看讲台下一张张紧锁眉头、苦思冥想的同学。等着某个激动的声音或者一会儿之后,陈老师以他不紧不慢的语速说:“同学们,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就是这个堪称“经典”的“不妨”让同学们无数次恍然大悟,转悲为喜。

——高一年级282班李若涵



做一名数学奥赛生,在奥赛学习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陈子一老师总是用最细心、最耐心的方式教导我们。

陈子一老师毕业于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他秉承着一颗教育情怀来到泰华中学。刚开始上课时,陈子一老师对一道题进行了精心的改编,仿佛格局被打开。我们见到了数学的魅力,在平时也会为同种题提供不同的方法。我记得我和陈子一老师讨论一道题时,我讲解自己的方法,他耐心地听着,并不时指出错误,面对我这“漏洞百出”的解法,陈子一老师仍以他那温暖的笑容接受每一位同学的思路。

陈老师严谨认真,他用最严谨的方式去让每一个同学理解,作为一名教师,他以热烈的情怀去为每一位学生成长浇灌,助力每一位同学能力的上升。

陈子一老师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严”与“慈”并存,他就是我们最好的陈子一老师。

——高一年级282班杜岩松



一根粉笔,三尺讲台,是您的标配。初涉奥赛,惶恐而不知所措的我,在您的带领下,进入数学奥赛的殿堂。通过了解,本以为作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的您,应该自带一种常人无法模仿的骄傲,让人只能仰望。可您是如此平易近人,课堂上,您时而幽默风趣,时而严肃认真,您一次次为我们搭建解决难题的“桥梁”。我们一起讨论数学的奥秘,一起研究公式的推导,您细致认真,一个小知识点也会被您推及从而巩固我们的知识,奥赛课上,人生路旁,与您相伴。不仅良师,更为益友。

——高一年级282班 李圳盛



陈老师给人的印象就是十分平易近人,在他讲课中,会举出生动情景来帮助你学习新知识。在解题上,陈老师从不满足于一种解法,总是追求于最简便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思维更开阔,见识更广。

陈老师还会详细、耐心地答疑解惑,每当我们带着不会的题问陈老师,他总会认真地教会我们方法,纠正错误的思维,确保明白为止。在陈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的数学成绩、做题方法、思考方式很有很大进步。

陈老师是我们的恩师,在他有序、高效的课堂上,我们受益匪浅,紧跟他的步伐,我们的数学将更上一层楼。

——高一年级284班 冯喆俊



陈老师很和蔼可亲,关心同学的提问,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在数学方面的问题上会细心认真解答。从本源处分析透彻题目,并由其衍伸出相关的重难点与一些拓展的经典例题模型,以此来打开我们原有思维的屏障,并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注入新思维、新方法。陈老师注重融会贯通,增强我们在数学上的信心。

——高一年级284班 田佳诚



陈老师是一位好老师,我的奥赛成绩绝大多数还是取决于老师的精细讲解,每一个题的认真细致的讲解,让我们每一个数奥的学生能够领略到这个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从不会到一听都会,这个期间会经历许多苦难。而陈老师则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相信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定会取得快速进步。

当我不会时,去备课区去找陈老师问问题,老师微笑地看着我,语言十分温和,让我由十分紧张到十分放松地说我的思路,能真正做到师生之间思想上的交流。

——高一年级284班晁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