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大地空学院专家团赴泰华中学考察,共推地球科学拔尖人才培养

点亮科学火种,托举未来希望。2025年9月23日,“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专家团一行七人来我校进行实地考察并开展科普讲座。此次考察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委员、博士生导师王彦宾教授带队,旨在推动中学阶段地球科学教育的深化与拔尖创新人才的系统培养。双方首先在正心楼二楼会议室围绕大中衔接、贯通培养、奥赛知识普及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座谈。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委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

王彦宾教授

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博士、

大学生科技协会会长 吴达隆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副秘书长、

全国联盟校项目负责人 苏子皓

衡水泰华中学校长 巩建英

巩建英校长代表学校对专家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成为联盟校对泰华中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表示我校高度重视地球科学学科建设,学校把实施“贯通式培养”作为办学特色核心发展路径之一。巩校长向专家团详细介绍了我校正在推进的“大中衔接向下延伸”计划及一系列具体举措,如学科贯通、资源整合、个性化培养等,该计划与措施旨在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在学生兴趣激发和个性发展上尽早介入,为地球科学的长远人才储备奠定基础。学校正在积极探索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平台搭建,并通过国内顶尖高校的学术资源,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同时也期待联盟专家在学科建设、资源对接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考察团专家对巩建英校长的教育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王彦宾教授强调地球科学是“数学物理应用的重要学科”,与资源勘探、灾害预警等民生领域紧密相关;评审专家苏子皓介绍了联盟成立的背景、规模,他重点介绍了联盟成立的目的,旨在推动大学资源下沉,如开发跨学科课题、出版地球科学教材,并开放大学实验室与国际科考资源。专家们一致认为,巩校长提出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实现了从"标准化培养"向"个性化培育"的教育理念转型,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地球科学作为大理科综合性学科,对培养深海、深空、深地战略人才意义重大,泰华中学具备培养该领域优秀学子的条件。

随后专家团与校领导共同移步博雅馆,与学校师生共同开启精彩的专家科普讲座。王彦宾教授代表专家团发言,他以《地球物理学对科学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为主题,结合地震波成像、板块构造、火星探测等案例,生动阐释了地球科学的前沿应用。他强调了地球科学在认识家园、探索宇宙中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关注地球系统科学,树立跨学科思维。

吴达隆博士为师生带来题为《脚踏实地丈量山河,仰望星空筑梦北大》的科普讲座,他以生动的案例和互动提问激发学生对地学研究的兴趣。他分享了个人从衡水考入北大的成长经历,强调“执行力”与“错题红绿灯”学习方法,并介绍了地球科学奥赛的竞赛结构与升学优势。在吴达隆博士的分享后,我校学生就“进步心态调整”“假期学习节奏”等问题积极提问。吴博士鼓励学生“动态调整学科精力”“合理利用假期查漏补缺”,并寄语学生未来可期。

“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始终以推动地球科学素养教育、加强校际合作、促进资源开放共享为核心使命,致力于为有志于地球与行星科学的学子提供更早发现、更好培育、更大发展的成长环境。此次联盟专家团赴我校考察,不仅是联盟对成员校办学实力的评估,更是将高端科研资源、赛事体系与科普力量直接输送至中学课堂的一次实践。

本次考察活动不仅强化了联盟与泰华中学的合作纽带,更展现了地球科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巨大潜力。我校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地球科学相关课程设置,加强实验室与社团建设,并依托联盟平台开展更多面向学生的科研实践与竞赛培训,助力具有地学潜质的拔尖学生早期发现与系统培养。我们期待地球科学拔尖人才培养在泰华中学结出硕果,为国家战略领域输送更多后备力量。